中新網麗水4月8日電(記者 童靜宜 實習生 奚金燕)8日,國內第一個縣級公共外交協會——青田公共外交協會召開一屆二次理事大會,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十位青田籍“民間外交家”集體回到家鄉充電,擦亮僑鄉“公共外交”新名片。
  2013年3月31日,國內第一個縣級公共外交協會——青田公共外交協會成立。從此,青田零散、自發的公共外交活動開始走向了系統化和組織化,而足跡遍佈世界各地的青田華僑則成為了“天然的民間外交家”,頻頻向世界發出中國好聲音。
  一年以來,“民間外交家”的外交成果如何?2014年4月8日,在青田公共外交協會一屆二次理事大會期間,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十位青田籍“民間外交家”集體回到家鄉充電,擦亮僑鄉“公共外交”新名片。
  對意大利威尼斯華僑總會會長周勇而言,“公共外交”是一個新興而陌生的詞彙。為促進中意兩國人民相互瞭解,2013年,周勇在意大利帕多瓦市建立了中意國際學校,該校實行中文和意大利文雙語教學,有效推動了華僑二、三代更好地融入當地主流社會。
  在周勇眼裡,海外華文媒體和學校是華僑開展“公共外交”的有效載體,但華僑的個體是卻最重要的,“公共外交是每一個華僑的責任。海外友人最初是通過接觸華僑才瞭解中國人、中國文化,最終才瞭解中國國情。而兩國關係的好壞,又直接影響到華僑在海外的發展生存空間,因此每一位華僑都是外交使者。”
  “上善若水”是千百年來流淌在中國人血液中的文脈,而厄瓜多爾青田同鄉會會長楊小愛則將這四個字傳遞到了海外。在厄瓜多爾,楊小愛堅持長期慈善,向當地一偏遠的海島村莊的130多戶貧困家庭捐助了大米、食用油、食鹽等物品,受到了當地人的贊譽和感恩。
  以小見大,從平凡事入手開展“民間外交”,是過去一年中,青田積極探索“公共外交”的新路子。在青田,像周勇和楊小愛這樣的“民間外交家”還有很多,他們的蹤跡散佈在各地,他們不拿工資、沒有編製,卻努力“讓世界瞭解真實的中國,也讓世界知道中國有個青田。”
  “青田政協開展公共外交的優勢,不在組織經濟、文化等方面的大型交流活動,而在於25萬海外華僑,在於自覺不自覺地參與到公共外交活動中來的為數眾多的僑團。”大會上,青田公共外交協會常務副會長鐘秋毫如是說道。
  鐘秋毫表示,青田公共外交協會自成立以來,有效促進了青田對外經貿文化交流與合作,更好地展示了中國形象和青田人風采。在未來,青田將充分依靠25萬華僑的作用,從小事入手、從平凡事著眼,做“外國普通老百姓的外交”。(完)  (原標題:僑鄉青田依靠25萬華僑優勢擦亮公共外交新名片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c10ccamp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