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洋新聞 時間: 2014-04-14來源: 信息時報
信息時報訊 (記者 周秋敏 通訊員 穗群宣 南宣) 因病致貧是每個家庭的擔憂,但對如今的南沙區萬頃沙鎮村民來說,即使患病也多了一重保障。從去年4月份起,萬頃沙鎮成立首個群眾互助式醫療救助民間組織,只要每年繳交100元的會費,患重病的村民每年可獲得最高15萬元的救助。至今年4月,這個重大疾病互助會已發展會員18010名,併進一步向外來人員進一步延展。
首個群眾互助式醫療救助民間組織
據瞭解,萬頃沙鎮萬愛重大疾病醫療互助會是2013年由萬頃沙鎮黨委、鎮政府倡導下成立的民間社會公益組織,是廣州市首個群眾互助式醫療救助民間組織。
儘管近年來,很多村民都基本參加了新農合,但大病中農民的自付部分相當高,重大疾病互助會便應運而生。
萬頃沙鎮委書記江效民介紹,互助會按100元/人·年的標準吸收會員,每年最高可獲得15萬元的救助金,超過15萬元的部分,還可向互助會申請特殊救助。意外身故、意外傷殘、意外燒傷還可一次性獲得最高3萬元的救助。另外,會員一旦患病住院,只要醫院確診為35種重大疾病中的任何一種,互助會將為住院會員預付醫療費用。
有雙重保障會員不用再愁醫葯費
據介紹,萬頃沙鎮的戶籍人員,不論是否得病,只要每年繳費都可成為會員;非戶籍人員在南沙區指定醫院體檢合格後,也可申請成為會員。低保、低收入家庭等困難家庭如申請入會,其會費由鎮政府民政部門承擔。
去年至今,互助會已發展了18010名會員,收繳會費180萬元,鎮政府資助106萬元,鎮慈善會資助30萬,對124人進行救助,救助金額達269.33萬元。
萬頃沙鎮同興村的梁姨2012年查出惡性黑色素腫瘤,住院化療費用花去20多萬,醫療費用負擔沉重。去年4月份加入互助會後,梁姨在廣州住院3次,醫療費用將近6萬元,其中新農合報銷將近2.2萬元,互助會救助3.79萬元,梁姨個人幾乎不用承擔任何的醫療費用。“入會以後,我們沒有什麼醫療負擔,有病就放心治了。”梁姨的丈夫陳叔說。
完善入會方式吸納外來人員參保
江效民表示,萬愛重大疾病互助會是民間組織,其資金監督由理事會及鎮政府民政辦共同監督。由於要樹立起村民對互助會的信心,在互助會前期的運作中,鎮政府需要提供必要的財政資金扶持,隨著會員的不斷增加,以後會由民間組織來主導,獨立運行。
據介紹,萬頃沙入會的戶籍人口中以老弱病殘群體居多,外來人員參會的只有300多人。接下來會完善適合外來人員特點的入會方式、救助方式和救助比例等,使外來務工人員得到更多的保障。
(原標題:患病村民每年最多獲15萬救助)
- May 21 Wed 2014 08:19
患病村民每年最多獲15萬救助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